吉首大学“药好青春”团队探访莓茶种植户 共话乡村振兴新路径

近日,吉首大学“药好青春”社会实践团深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润雅乡润雅村核心莓茶产区,走进当地茶农家中,在氤氲茶香中深入了解莓茶文化。

实践团了解到,润雅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莓茶。在采摘季,村民每天清晨便挎着竹篓上山。“年轻人手脚快,一天能采20斤鲜叶,挣200多块钱。我们老人家慢些,但每天采10来斤也能有百把块收入。”茶农介绍道。

 

据悉,一亩茶园年产鲜叶200-300公斤,按当前鲜叶收购价8-10元/斤计算,亩产值可达5000-7000元。若将鲜叶加工成成品茶,每斤售价可达60-70元,收益能显著提升。然而,村民们目前的生产和销售模式仍较为传统和初级,主要依赖出售鲜叶或简单加工的初级产品(如散装干茶)。这种模式导致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未能充分挖掘莓茶的深层次价值,限制了产业效益的进一步提升和村民收入的增长空间。莓茶产业的升级转型,特别是深加工和品牌化环节,成为亟待突破的关键。

此次探访不仅是对湘西特色莓茶文化的挖掘与传承,更是对乡村振兴核心动力——特色产业的精准把脉,搭建起高校与乡村的合作桥梁。未来,团队将依托药学专业优势,帮助开发莓茶衍生产品,如含片、茶包等,提升附加值,探索“以药兴茶、以茶富农”的可持续乡村振兴路径。

    来源:中人社传媒
           编辑:周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