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3月14日讯(实习生 张昕垚 通讯员 向晓媚 郭祥星)在春意渐浓的湘西校园,一场关于时间价值的深度对话引发青年学子的思维激荡。3月14日下午,《药好青春》系列讲座第二十六期“做时间的朋友”在吉首大学大田湾校区开讲。300余名学子跟随校友肖兰伟荣18年的跨界轨迹,共同破译职业发展的底层逻辑。作为兼具媒体人、互联网高管、教育创业者三重身份的跨界校友,肖兰伟荣首次系统披露其职业跃迁的六维法则,以“优势锚定-能力沉淀-价值跃迁”为主线,分享从吉首电台民生节目主持人转型为游戏行业行政总裁,再跨界教育投资的人生经历,令现场学子惊叹不已。

图为 肖兰伟荣讲话现场
面对数字化时代的时间焦虑,肖兰伟荣提出“GROWTH模型”:Growth(成长导向)、Resources(资源沉淀)、Outcome(成果转化)、Wisdom(复盘智慧)、Tact(情商赋能)、Harmony(热爱驱动)。她表示:“真正的时间管理,是让每个选择都成为未来五年的铺路石。与其在35岁遭遇职场危机,不如在25岁建立能力护城河。”在深度对话环节,药学院党委书记王江生与肖兰伟荣碰撞出思维火花。针对学生提出的“专业与职业错位焦虑”,肖兰伟荣分享“优势迁移”方法论:“我在电台培养的共情力,成为管理互联网团队的情感纽带;新闻专业的理性思维,转化为教育行业的产品设计利器。”
肖兰伟荣还从战略层、战术层、执行层三个维度阐释时间管理的三重境界。在战略层,她强调以“补位意识”选择平台,并用自己早年放弃主持人身份选择初创游戏公司的经历印证“平台红利大于眼前利益”。在战术层,她提出运用DeepSeek等智能工具进行知识管理,并坚持每月“3小时深度复盘”十余年。在执行层,她将曾国藩“日课十二条”改良为“当代青年成长清单”,涵盖晨间阅读、人脉维护等实操模块,为学子提供具体行动指引。

图为 集体合照
在回答“00后职业规划”问题时,肖兰伟荣展示其团队研发的《职业竞争力评估模型》,从认知复杂度到抗压弹性等12个维度为学子提供诊断工具。她认为:“真正的稳定不是终身职业,而是终身就业能力。”王江生书记引用吉首大学“凤飞千仞,薪传八方”的精神,勉励学子潜心修炼专业和提升综合能力,以踏实、坚韧的品质成为“贵人愿助的靠谱伙伴”。
整场讲座内容丰富、实践性强,为学子提供职业发展的新思路和具体方法论,现场反响热烈。肖兰伟荣的跨界经历和切身洞见,启发学子对时间管理的重新思考,也为他们的未来职业规划提供宝贵参考。
来源:新湖南